特岗教师招聘考试《教育法律法规》历年试题(一)

来源: 2017-10-25 09:40
分享到:

一、单项选择题

1.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》的审议机构是( )。

A.全国人大常委会

B.全国人民代表大会

C.国务院

D.教育部

【答案】B。解析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》是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。

2.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》颁布的时间是( )。

A.1989

B.1986

C.1994

D.1996

【答案】B。解析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》于1986年4月12日第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。

3.接送学生的机动车驾驶员应当健康,具备相应准驾车型( )年以上的安全驾驶经历。

A.2

B.3

C.5

D.4

【答案】B。解析:详见《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》第26条。

4.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( )津贴。

A.特殊岗位补助

B.艰苦贫困地区补助

C.绩效工资

D.教龄津贴

【答案】B。解析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》第三十一条规定,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。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。

5.义务教育法规定,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,应当经( )批准。

A.地市级人民政府

B.县级人民政府

C.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

D.省级人民政府

【答案】C。解析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》第十四条规定,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,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。

6.教育法律规范包括义务性规范、禁止性规范和( )。

A.强制性规范

B.约定性规范

C.保护性规范

D.授权性规范

【答案】D。解析:根据教育法律规范为人们确定的不同行为模式,可以将其分为义务性规范、禁止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。

7.如果发生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,( )有权予以劝阻、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。

A.父母或其他监护人

B.国家机关

C.任何组织或个人

D.学校教职员工

【答案】C。解析: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第六条规定,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,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、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。

8.下列分别属于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和客体的是( )。

A.教师学生

B.学生教师

C.学校教学仪器

D.教师学校

【答案】C 。解析: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,包括公民、机构和组织、国家三大类,教育法。律关系客体是指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,包括物质财富、非物质财富、行为三类。教师和学生以及学校都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,教育仪器属于客体。

9.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,国家未成年人的( )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。

A.自由和尊严

B.人身和财产

C.身心和健康

D.生命和安全

【答案】C。解析: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第一条: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,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……制定本法。由此可知,国家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。

10.下列行为需要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是( )。

A.体罚学生严重的

B.克扣教育经费

C.殴打教师情节严重的

D.侵占学校校舍

【答案】D。解析:D项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》第七十二条中规定,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、场地及其他财产的。依法承担民事责任。


扫描/长按二维码  获取最新资讯
文亮 ·教招
微信公众平台文亮 ·教招
教招微信公众平台
教资微信公众号文亮 ·教招
教资微信公众号
微信搜索“wenliangjz”获取最新资讯!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